【燕然勒功什么意思】“燕然勒功”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常用于形容在边疆或战地建立功业、留下显赫战绩。该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后被历代文人引用,成为表达军事成就和功勋的象征。
一、
“燕然勒功”出自《后汉书·窦宪传》,讲述的是东汉大将窦宪率军北击匈奴,在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的故事。因此,“燕然勒功”本义是指在边疆或战场立下显赫战功,并以石刻形式记录下来,以示荣耀与纪念。
这一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象征着英勇作战、建功立业的精神,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立下大功、名垂青史。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燕然勒功 |
出处 | 《后汉书·窦宪传》 |
原意 | 指在边疆或战地立下显赫战功,并以石刻形式记录 |
典故来源 | 东汉窦宪北击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军事胜利、功业显赫;也可比喻重大成就 |
文学意义 | 象征英勇、忠诚、建功立业的精神 |
现代引申义 | 可泛指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贡献,获得显著成就 |
相关词语 | 功成名就、建功立业、铭功勒石 |
三、结语
“燕然勒功”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在今天,虽然战争已远去,但“燕然勒功”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