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佑的什么以记述典章的制度】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重要的典章制度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和规范。在众多史学著作中,杜佑所撰写的《通典》是一部专门记录和整理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历时三十余年编纂了《通典》,全书共200卷,分为九大部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这部书系统地梳理了从上古至隋唐时期的典章制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制度史的重要文献。
《通典》不仅注重对制度本身的记载,还强调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影响,体现了作者“以史为鉴”的治学思想。其体例严谨、内容详实,被誉为“典章制度之首”,与《通志》《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通典》 |
作者 | 杜佑(唐代) |
成书时间 |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 |
卷数 | 共200卷 |
分类 | 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共9部) |
内容特点 | 系统整理历代典章制度,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多领域 |
历史地位 | 被誉为“典章制度之首”,与《通志》《文献通考》并称“三通” |
编纂目的 | 探讨制度沿革,以史为鉴,为后世提供制度参考 |
三、结语
《通典》作为一部集大成的典章制度史书,不仅是唐代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杜佑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制度发展的深刻理解,完成了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