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觳觫的读音和介绍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觳觫的读音和介绍,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9 16:13:24

觳觫的读音和介绍】“觳觫”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常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不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而且其读音和含义也容易被误读或误解。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本文将从读音、释义、用法及出处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觳觫”(拼音:hú sù)是汉语中的一个形容词,常用来形容动物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该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意思是:“我不忍心看它那样害怕发抖,好像没有罪却要走向死地。”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生命的同情与怜悯之情。

在现代汉语中,“觳觫”已不常用,但在文学、古文研究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它的含义多用于描写动物或人的恐惧状态,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词语 觚觫
拼音 hú sù
注音符号 ㄏㄨˊ ㄙㄨˋ
部首 羊部
笔画数 13画
词性 形容词
释义 惊惧颤抖的样子,多用于描述动物或人因恐惧而发抖的状态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
例句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现代用法 多见于古文、文学作品,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
近义词 惊恐、颤抖、战栗
反义词 镇定、从容、安然

三、注意事项

1. “觳觫”发音易错,尤其是“觫”字,很多人会误读为“sù”以外的音,如“shù”等。

2. 在写作或阅读古文时,遇到此词应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3. 若非专业研究者,日常交流中可不必使用该词,以免造成理解困难。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觳觫”的读音、含义及其在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对于学习古文或对汉语词汇感兴趣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词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