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可遏什么意思】“怒不可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非常愤怒,情绪激动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形象性。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怒不可遏 |
拼音 | nù bù kě è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怒不可遏,气如山积。” |
词义 |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无法抑制。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激烈、愤怒难忍的状态。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沉着、泰然自若 |
二、详细解析
“怒不可遏”由四个字组成:
- 怒:表示愤怒、生气。
- 不:表示否定。
- 可:可以。
- 遏:阻止、遏制。
合起来就是“愤怒到了无法被控制的程度”,强调的是情绪的强烈和失控状态。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受到极大刺激或委屈时的情绪反应,比如被人误解、遭受不公待遇等情况下,情绪达到顶点,难以自我控制。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小说或影视作品中:
“他听到真相后怒不可遏,一把将桌子掀翻。”
—— 表示角色因震惊或愤怒而情绪失控。
2. 日常生活对话中:
“我看到他那样对待别人,真是怒不可遏。”
—— 表达对他人行为的不满与愤怒。
3. 新闻报道中: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市民怒不可遏,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 描述公众情绪高涨、集体抗议的场景。
四、注意事项
虽然“怒不可遏”表达的是强烈的愤怒情绪,但在实际生活中,过度的情绪爆发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也应结合具体情境,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
五、总结
“怒不可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人因极度愤怒而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状态。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中,能够准确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精准地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