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守拙归田园前一句是什么】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隐逸之风著称。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在这之前,他写有“守拙归园田”一句,表达了他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心与心境。
一、总结
陶渊明的“守拙归田园”出自其诗作《归园田居·其一》。这句诗展现了他不愿随波逐流、坚持本心的人生态度。该句的前一句是“少无适俗韵”,意思是自己从小就不适合世俗的风气,表达了他的性格与志向。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这一信息,以下是一份简洁的表格对比:
诗句 | 出处 | 原文 | 意思 |
守拙归田园 | 《归园田居·其一》 | 守拙归园田 | 保持本色,回到田园生活 |
少无适俗韵 | 《归园田居·其一》 | 少无适俗韵 |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 |
二、内容解析
“少无适俗韵”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全诗如下: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少无适俗韵”说明他自小就与世俗格格不入,内心更倾向于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方式。而“守拙归园田”则体现了他选择回归本真、远离纷扰的决心。
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三、结语
“守拙归田园”是陶渊明人生观的集中体现,而它的前一句“少无适俗韵”则揭示了他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的根本原因。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陶渊明的个性与志趣,也为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陶渊明诗歌中的情感与思想,也能更好地体会他那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