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木立信的意思词语徒木立信的意思】“徒木立信”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通过某种行动来树立权威、赢得信任。它最早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者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在都城南门立木,并承诺将木头搬到北门者赏金,最终兑现承诺,以此赢得百姓的信任,为后续变法铺平道路。
一、总结
“徒木立信”原意是指商鞅在城门立木,以示信义,后来引申为通过实际行动来建立信誉、树立威信。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而有信”的重要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在推行政策前需要先获得民众的信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徒木立信 |
出处 | 《史记·商君列传》 |
原意 | 商鞅在城门立木,承诺搬动者赏金,后兑现承诺以取信于民 |
引申义 | 通过实际行动建立信誉和权威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领导者或组织通过诚信行为赢得信任 |
适用对象 | 领导者、管理者、政治人物等 |
同义词 |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失信于民、言行不一 |
现代应用 | 企业诚信经营、政府公信力建设、个人信誉维护 |
三、延伸理解
“徒木立信”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组织要想得到人民的支持,首先必须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商鞅正是通过这一举动,让秦国百姓相信新法并非空谈,从而为后来的变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徒木立信”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诚信都是立足之本。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信誉,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
通过了解“徒木立信”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