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产权房最新政策是什么】2018年,关于“小产权房”的政策在各地继续受到关注。由于小产权房属于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其产权性质与国有土地上的商品房不同,因此在法律地位、交易限制和政策监管上存在较大差异。以下是对2018年小产权房相关政策的总结。
一、政策背景
小产权房通常指的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房产证的房屋。这类房屋虽然可以居住,但在法律上不具备完整的产权,不能进行正常的买卖、抵押或继承。2018年,国家对小产权房的管理依然保持严格,强调“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和小产权房”,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规范农村住房市场。
二、2018年小产权房政策要点
| 政策内容 | 说明 |
|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小产权房 | 国家明确禁止城市居民通过购买小产权房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防止非法占用耕地和破坏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
| 小产权房不得办理不动产登记 |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小产权房因缺乏合法审批手续,无法进行正规的产权登记,不能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
| 各地加强小产权房清理整治 | 多地政府出台政策,对已建成的小产权房进行排查和整治,防止违规销售和非法交易。 |
| 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国家鼓励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小产权房提供合法化路径,但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
| 加强对小产权房交易的监管 | 各地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以“小产权房”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虚假宣传等行为。 |
三、总结
2018年,小产权房依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尽管部分地方政府尝试通过试点方式探索小产权房的合法化路径,但整体来看,国家仍然坚持“小产权房不能作为商品房进行交易”的原则。对于购房者而言,购买小产权房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建议谨慎对待,并优先选择合法合规的房产。
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政策,建议咨询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