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前半句是什么】“万钟于我何加焉”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儒家经典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它表达了对物质利益与道德操守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本文将总结这句话的出处、含义,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景与意义。
一、原文出处
“万钟于我何加焉”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个段落,原文如下: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其中,“万钟于我何加焉”出现在这段话之后,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引申和总结。
二、句子解析
“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思是:即使有丰厚的俸禄(万钟),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
- 万钟:古代指很高的官俸,象征富贵。
- 于我何加焉: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表示一种轻视或不屑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道义,那么外在的物质利益(如高官厚禄)对他来说并不重要,甚至可能成为负担。
三、前半句是什么?
“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前半句是: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整句连起来是: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意思是:如果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性命的方法,怎么会不用呢?
四、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 前半句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 含义 | 表示对物质利益的轻视,强调道德与义的重要性 |
| 作者 |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
| 背景 | 讨论“生与义”的选择问题,强调人格尊严高于生命 |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坚守原则,不为外物所动 |
五、结语
“万钟于我何加焉”不仅是对物质诱惑的反思,更是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诱惑与利益冲突,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修养与道德底线,做一个有原则、有操守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