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然若失什么意思】“怅然若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失去某种东西或经历某种失落情绪时的心理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面对遗憾、失望或失去时的复杂心情。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怅然 | 失落、难过的心情 |
若失 | 好像失去了什么 |
整体意思:形容人因失去某样东西或未能达成期望而感到失落、惆怅,仿佛心里空落落的,找不到依靠。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曰:‘今见陛下,不复有言,但欲得一死耳。’帝曰:‘卿何以自比?’援曰:‘臣尝闻人之志,不在于富贵,而在乎忠义。’帝曰:‘诚哉!’遂赐爵,封为伏波将军。其后,援卒,百姓哀之,怅然若失。”
- 用法: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情感上的失落感,常见于文学作品、影视剧本或日常交流中。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心灰意冷、黯然神伤 |
反义词 | 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得意洋洋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失恋后:他离开后,她整天怅然若失,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2. 考试失利:这次比赛没能晋级,他怅然若失,久久无法释怀。
3. 亲人离世:老人去世后,家里人都怅然若失,气氛沉重。
五、总结
“怅然若失”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用来表达人在面对失落、遗憾或失去时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种情绪的体现,也常常出现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在不同情境中使用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