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的词语解释蓬蒿的词语解释是什么】“蓬蒿”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或日常表达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以下是对“蓬蒿”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蓬蒿,拼音为 péng hāo,通常指一种生长在荒野或田间的杂草,多为一年生植物,茎叶细长,形态较为杂乱。在古代诗词中,“蓬蒿”常被用来比喻平凡、低微的事物,有时也带有隐逸、淡泊的意味。
- 字面意思:蓬,指蓬草;蒿,指艾蒿类植物。两者都是常见的野生植物。
- 引申义:
- 比喻地位低下或生活简朴的人或事物。
- 在文人诗中,常用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对世俗的疏离。
- 有时也象征自然、朴素的生活状态。
二、词语用法举例
例句 | 出处/背景 | 含义说明 |
“蓬蒿之下,岂无俊杰?” | 古代谚语 | 表示即使身处卑微之地,也可能有杰出人才。 |
“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虽未直接提到“蓬蒿”,但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蓬蒿”意象相近。 |
“蓬蒿满径,无人问津。” | 文学作品 | 描述荒凉、冷清的景象,体现“蓬蒿”的自然意象。 |
三、词语的文化意义
“蓬蒿”不仅仅是一个植物名称,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自然与质朴:象征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 隐逸情怀:常被文人墨客用来表达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平凡中的伟大:虽为杂草,却也能在荒野中自生自灭,体现生命的顽强。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蓬蒿 |
拼音 | péng hāo |
字面意思 | 蓬草与蒿草,均为野生植物 |
引申义 | 平凡、低微、隐逸、自然、朴素 |
文化意义 | 自然质朴、隐逸情怀、平凡中的坚韧 |
常见用法 | 比喻、象征、描写自然环境 |
代表作品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古代谚语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蓬蒿”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植物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可以作为表达质朴生活、隐逸情怀的重要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