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字的古诗词名字】在古代诗词中,“安”字常用来表达安定、安宁、安稳等美好寓意,既可用于描写自然景色,也可用于抒发情感和寄托理想。许多诗人借“安”字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下是一些带有“安”字的古诗词名句及其出处,供读者参考。
一、总结
“安”字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常见于诗题、诗句或人名中。它不仅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与审美情趣。通过整理这些带有“安”字的古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安”的理解和追求。
二、带“安”字的古诗词名句及出处
序号 | 诗句内容 | 出处 | 作者 | 简要释义 |
1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希望有更多房屋来保护天下贫苦百姓,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
2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 | 表达不愿屈服于权贵,追求自由与尊严的高洁志向。 |
3 | “安如磐石,稳若泰山。” | 《汉乐府·长歌行》 | 无名氏 | 比喻稳固、不可动摇的状态,常用于形容国家或事业的稳定。 |
4 | “安知万里外,不有风尘忧?” | 《送友人》 | 李白 | 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担忧。 |
5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大风歌》 | 刘邦 | 表达希望有英勇之士保卫国家的愿望。 |
6 | “安得倚天抽宝剑,割去愁肠千万条。” | 《夜读》 | 无名氏 | 以夸张手法表达排解心中忧愁的渴望。 |
7 | “安得此身非我有,不如归去作闲人。” | 《归去来兮辞》 | 陶渊明 | 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向往归隐山林的生活。 |
8 | “安得金丹换凡骨,共君此夜栖云松。” | 《赠李白》 | 杜甫 | 表达对李白才华的敬佩与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9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楚辞·渔父》 | 屈原 | 表达不愿同流合污,保持自身清白的决心。 |
10 | “安得学仙去,心随云鹤飞。” | 《登西陵寺》 | 王昌龄 | 表达对自由、超然境界的向往。 |
三、结语
“安”字在古诗词中不仅是简单的词汇,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无论是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还是对人生的思考,“安”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梳理,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也能体会到他们对“安”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