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王与马共天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著名的说法,出自《晋书·王导传》。这句话反映了东晋初期的政治格局,其中“王”和“马”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家族——琅琊王氏和司马氏。这一局面的形成,深刻影响了东晋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一、
“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指的是东晋开国的重要人物——琅琊王氏的王导。而“马”则指代的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南渡建康(今南京),依靠王导及其家族的支持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作为东晋的实际奠基人之一,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门阀士族与皇权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东晋时期士族政治的特征。王氏家族在东晋时期长期掌握实权,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王(王导) | 马(司马睿) |
| 身份 | 琅琊王氏首领,东晋开国功臣 | 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 |
| 职务 | 司徒、丞相,掌握朝政大权 | 皇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
| 影响 | 实际掌控东晋政权,奠定政治基础 | 借助王氏势力建立政权 |
| 家族背景 | 门阀士族,世代显赫 | 司马氏皇族,西晋皇室后裔 |
| 历史评价 | 东晋实际奠基人,被称为“江左夷吾” | 南渡建立东晋,依靠王氏支持 |
三、结语
“王与马共天下”不仅是对东晋初年政治格局的生动描述,也揭示了门阀士族在政权中的重要地位。王导与司马睿的合作,奠定了东晋的根基,同时也为后来的士族专权埋下了伏笔。这一历史现象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