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方正》,原文是:“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接着是:“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 原标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意思是什么”的原创内容(总结+表格)
一、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是一句出自古代典籍的文言短语,意思是: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丢下对方自己离开。这句话表达了对失信、不负责任行为的批评。
该句出现在《世说新语》中,讲的是陈太丘与朋友约定同行,但朋友迟到,陈太丘便先走了。后来朋友到时,陈太丘的儿子元方指出父亲已经离开,并指责这位朋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即没有遵守约定,擅自离去。
这反映出古人对诚信、守诺的重视,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个人品德的要求。
二、核心意思解析
|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 与人期行 | 和别人约定一起出行 | 表示有事先的约定 |
| 相委而去 | 把对方丢下而离开 | 指没有履行承诺,擅自离开 |
三、出处与背景
-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 背景:讲述的是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但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太丘先行离开。后来友人到来,责怪陈太丘失约,陈太丘之子元方反驳其失信行为。
- 意义:强调了“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重视。
四、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以引申为:在与他人约定好的事情中,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无法完成,应当提前沟通,而不是单方面放弃或隐瞒,否则会被视为失信、不负责任的行为。
五、总结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古人的诚信观念,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关于责任与承诺的重要思考。理解这一短语,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言行一致,尊重他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世说新语》或其他相关典故,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