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表现手法,什么叫表达方式】在语文学习中,“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它们虽然都属于文学语言的运用范畴,但各自的含义和作用却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这两个术语,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常见类型及示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对比。
一、
1.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氛围等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和手段。它更侧重于“如何写”,强调的是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
2.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写作时用来传达内容的方式或形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基本方式。它更侧重于“写什么”,即文章的内容呈现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体,如议论文多用议论,散文常用描写和抒情。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表现手法 | 表达方式 |
定义 | 为增强文章表现力而使用的艺术技巧 | 文章内容呈现的方式或形式 |
侧重点 | 如何写(艺术性、技巧性) | 写什么(内容、形式) |
目的 | 塑造形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 传达信息、表达观点、说明事理 |
常见类型 |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
应用场景 | 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 各类文体(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
示例 |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比喻) | “今天天气很好。”(记叙) |
三、总结
总的来说,“表现手法”更注重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是提升语言美感的重要手段;而“表达方式”则关注文章内容的呈现形式,是实现信息传递的基本工具。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文章的语言表达体系。在实际写作中,应根据文章体裁和表达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种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的具体应用,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