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它讲述的是北宋时期,一位名叫杨时的学者为了向理学家程颐请教学问,冒着大雪在程家门前站立等候的情景。
杨时是当时很有才华的读书人,他非常仰慕程颐的学识和品德。有一次,他与同学游酢一起去拜访程颐,但恰好程颐正在休息。为了不打扰先生,他们便在雪中等候。直到程颐醒来,发现两人仍站在雪中,十分感动,于是亲自为他们讲解学问。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精神。人们常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对老师的尊重和求知的诚心。
虽然这个故事篇幅不长,但它所传达的尊师重道、勤奋好学的精神却深深影响了后世。在今天,它依然被广泛引用,作为教育孩子、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素材。
“程门立雪”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师长的敬重始终不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