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被褐者的出处是哪里】“商山被褐者”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常用于描述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高士形象。在古代文学中,这一词多与隐逸之士相关,体现了对自然、清静生活的向往。
一、
“商山被褐者”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文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刘邦)轻慢,故逃匿于商山,不仕。其后上召之,乃出,衣褐而见。”这里的“商山被褐者”指的是四位隐士,他们因不满刘邦的统治方式,选择隐居商山,穿着粗布衣服,过着简朴的生活,后来被刘邦请出山,但最终仍保持高洁品格。
此典故常被用来象征隐士精神和高尚情操,成为后世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留侯世家》 |
原文出处 |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刘邦)轻慢,故逃匿于商山,不仕。其后上召之,乃出,衣褐而见。” |
含义 | 指隐居山林、不仕朝廷的高士,象征隐逸精神与高尚品格。 |
文化意义 | 象征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隐士风范,常被后世文人所推崇。 |
使用背景 | 多用于诗词、文章中,形容不愿入仕、追求自由与自然生活的人。 |
三、结语
“商山被褐者”不仅是历史人物的代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追求精神独立与道德操守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一词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