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的意思是什么呀】“粗枝大叶”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时不够细致、不注意细节,只关注大的方面。这个成语虽然字面看起来像是在描述植物的枝干和叶子,但实际上它更多用于比喻人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一、成语释义
| 中文 | 粗枝大叶 |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今学者多好章句,而忽大体,谓之‘粗枝大叶’。” |
| 含义 | 形容做事或说话不细致,只注重表面或整体,忽视细节。 |
| 近义词 | 草率从事、马马虎虎、走马观花 |
| 反义词 | 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
二、使用场景
“粗枝大叶”通常用于批评别人做事不够认真,或者在某些场合下,表示自己或他人对事情处理得不够周全。
- 例句1:他做事总是粗枝大叶,经常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
- 例句2:这份报告写得太粗糙了,简直像粗枝大叶地完成的。
三、常见误用
尽管“粗枝大叶”有贬义,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误用它来形容“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这是不准确的。正确的用法应是强调“不够细致”,而不是“简洁”。
四、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或思考时不够细致,只看大局,忽略了细节。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避免误解。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粗枝大叶 |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 含义 | 不够细致,只关注大体 |
| 使用场景 | 批评做事不认真的人 |
| 近义词 | 草率从事、马马虎虎 |
| 反义词 |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如果你在学习中文成语,了解“粗枝大叶”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语言,也能帮助你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