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耄耋之年指什么】“耄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年纪非常大。这个词语在文学、日常交流中较为常见,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对“耄耋之年”的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知识点。
一、
“耄耋之年”中的“耄”和“耋”都是古代对高龄老人的称呼。“耄”原意是指八十岁,“耋”则指九十岁。因此,“耄耋之年”一般用来泛指年龄非常大的老人,通常在八九十岁以上。这个词语不仅表示年龄的高龄,也带有对长寿者的尊敬与敬仰之意。
在现代汉语中,“耄耋之年”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老年人的尊重,也可用于描述某人经历丰富、阅历深厚。例如:“他虽已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需要注意的是,“耄耋之年”虽然常用来指代八九十岁的老人,但在不同语境下也可能泛指高龄者,甚至包括百岁老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耄耋之年 |
拼音 | máo dié zhī nián |
字面意思 | “耄”指八十岁,“耋”指九十岁,合起来指高龄老人 |
引申意义 | 泛指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也可指百岁老人 |
使用场景 | 文学、正式场合、对长辈的尊称 |
感情色彩 | 尊重、敬仰、感慨 |
近义词 | 高龄、年迈、老迈、古稀、期颐(百岁) |
反义词 | 年轻、少年、青壮年 |
出处 | 出自《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耄’,八十曰‘耋’。” |
三、结语
“耄耋之年”是中华文化中对长寿者的一种赞美与尊重,体现了对长者的敬意。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它,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无论是写作还是交谈,合理运用这类词汇都能提升语言的文雅程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