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从军行》】《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属于乐府旧题。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豪迈气概,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战争的壮阔图景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一、
《从军行》共有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四首: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苍凉景象和将士们长期征战的艰辛,表达了他们誓死守卫国家的决心与信念。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生动刻画了战士们在风沙中浴血奋战的情景;“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了将士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二、作品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王昌龄(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部分为七言) |
题材 | 边塞诗 |
创作背景 | 唐代边疆战事频繁,诗人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边塞生活 |
主旨 | 表现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忠勇精神 |
艺术特色 | 意象雄浑、语言简练、情感激昂 |
名句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诗歌风格 | 壮阔、悲壮、充满英雄气概 |
三、结语
《从军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更是一首弘扬爱国精神、展现民族气节的作品。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形象,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