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虽然规模或范围较小,但内容却非常细致、完整。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后来在语言使用中逐渐演化为“具体而微”的说法。
“具体”指的是事物的细节、实际内容;“微”则是指微小、细微的部分。合起来,“具体而微”就是指某事物虽然整体看起来不大,但在细节方面却十分详尽、完备,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些小型但内容丰富的物体或现象。例如,在建筑领域,一个模型可能“具体而微”,即虽然体积小,但结构和设计都一应俱全;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场景描写如果“具体而微”,说明作者对细节的刻画非常到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具体而微”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或思维方式。比如一个人做事“具体而微”,意味着他考虑问题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细节,做事认真负责。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而微”与“微不足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微不足道”强调的是事物的渺小和不重要,而“具体而微”则是在肯定事物虽小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
总之,“具体而微”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出“以小见大”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审美观念。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