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族简介】白裤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县、金城江区以及贵州省的荔波县等地。他们自称“布努”,意为“人”或“民族”,而“白裤瑶”是汉族对其服饰特征的称呼。白裤瑶族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瑶语支,与苗族、布依族等有密切的语言联系。
白裤瑶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家族为核心,重视祖先崇拜和自然信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手工艺和节庆活动。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白裤瑶族的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白裤瑶族概况表
项目 | 内容 |
民族名称 | 白裤瑶族(布努) |
分布地区 | 广西南丹县、金城江区;贵州荔波县等 |
语言 | 瑶语支(属苗瑶语族) |
人口数量 | 约3万人(2020年数据) |
服饰特点 | 男子穿白色长裤,故称“白裤瑶” |
宗教信仰 |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主 |
传统节日 | “盘王节”、“祭鼓节”等 |
手工艺 | 银饰制作、刺绣、竹编等 |
生活方式 | 以农耕为主,兼营狩猎和采集 |
文化特色 | 保存较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如古歌、舞蹈、婚俗等 |
白裤瑶族虽人口不多,但其文化独特,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白裤瑶族也在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逐步融入现代生活。对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语言和历史的学者来说,白裤瑶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